爱摘书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明天子 > 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内情
    第五十九章  清丈土地的内情

    李贤听到了什么风声?

    就是徐有贞要在这上面插上一手。已经开始有所动作了。

    刑部主管天下刑狱,虽然行政监督的权力更多是在都察院,但是作为刑部尚书非要插上一手,也不能说不可以。

    毕竟很多时候,习惯规定是一回事,每一个部门主官的个人意志是另外一回事。

    某些大臣强势一下,原本不属于本衙门的权力也是可以侵占的。某些大臣如果不办事,即便是本衙门正管事务,也可能被其他衙门给分割一部分。

    徐有贞就是一个强势的人。

    在刑部尚书这一段时间之间,可以说没有闲着。

    不管是处置京察出来的贪官时从严从重,还是清理积案的时候,不留情面,颇有铁面无私之感。

    在百姓之中威望日高,但是在百官眼中,却分明将两个字刻在脑门之上了,不是别的字,就是酷吏。

    而今徐有贞更是想要插手清丈土地事务之中。

    那么清丈土地到底有没有问题?

    当然是有问题了。

    大部分侵占土地的人都是当地士绅,可以说,大明规定的有功名的秀才,举人,乃至官员都有免税的田亩,但是有一个算一个,全部是超额占有。

    这仅仅是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另外一个问题乃是藩王的问题。

    藩王各地占据的土地,也是从来不交税的,而且藩王占据的土地是相当之多,那一个府之中有一个藩王,几乎整个府的土地都会成为王田。

    统统不交税的。

    当然了,如果田地里面收不上税来,当地政府运行都成问题,每年都还要有皇粮国税,所以地方上就有自己的办法。

    什么办法?

    去藩王府上征税,是万万不敢的,但是种地的老百姓却是好拿捏的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凡是是种藩王土地的百姓,既要交给藩王田租,又要交给官府田税,乃至于其中王府管事的剥削,等等。

    几乎是等于加了两三成税。

    其实,太祖皇帝订下来的赋税,从来是不高的,如果单单看官府定下的赋税,加三饷之后,也是能够承受的。

    但为什么会造成天下皆反的局面。

    就是百姓承担的不仅仅是赋税本身。

    之前说过,大明黄册从不准确,他们征收的赋税都是从洪武年间传下来的定额,而交纳赋税的百姓流失。

    剩下的百姓只能承受越来越多的负担。

    最后自然无法承受。

    当然了,而今大明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,各地的情况还没有坏到这个地步,但是并不是说明清丈田亩的时候,就将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的。

    地方官都是拿捏自己可以拿捏的,对于那些不能拿捏的人,自然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。之前是什么样子,之后也是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这样的情况李贤如此说自己不知道,那是骗人的。

    但是李贤也有自己的理由。

    首先李贤是身后是士大夫集团,虽然这个集团内部也很松散,矛盾重重,甚至政见不一,但在触犯他们全部利益的时候,自然要有反弹。

    李贤并不是在乎他家里一亩三分地。

    毕竟官做到李贤这个地步,自己家中的家产多一些,少一些,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。但是李贤不得不关注大部分官员的想法。

    在这个问题上,李贤是觉得要处置,但是却不能矫枉过正。该放过就要放过,否则就不是清丈土地了,而是在兴大狱了。

    另外在藩王问题上面,李贤更是不想太过为难藩王。

    无他,朱祁镇登基以来,就没有对藩王有什么好脸色。

    将襄王发配到麓川,听说而今襄王不适应麓川天气,又多年征战,几乎无年不战,虽然战事规模并不大,但也是伤病在身,缠绵病榻,已经是襄王世子主持麓川事务了。

    将河西四王迁入京师。

    西北虽然贫瘠,但是在地方上,总是能作威作福,但是在北京天子脚下,就不行了。谁在乎一个藩王。

    这还不是最重要的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对藩王俸禄的一刀切,所以藩王只能领自己每年一万石的俸禄,至于藩王的子孙全部要藩王自己供养。

    当然了,并没有明文规定。

    只是朝廷当初以财政紧张为由,暂停发放了。只是这一暂停就没有恢复的意思了。

    虽然以容许各地宗室旁支入学科考,乃至于进入武学,大本堂学习,甚至在军中,已经出现一些宗室将领。

    但是真正走这一条路的人还是很少的。

    如此种种,已经让大明宗室对当今怨声载道了。

    一点不符合儒家的亲亲之道。

    这些藩王政治特权本来就没有了,而今连经济特权都被限制了不少,如果在从田地上动刀子,天下该如何看陛下。

    他作为首辅重臣,自然不能陷陛下于不义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。

    总之一句话,不聋不哑,不做家翁。

    这一次清丈土地,固然有很多问题,论起挑起问题来说,李贤自己都能挑出来不知道多少。但是比起挑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做成事情。

    清丈土地固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但是大大更新黄册数字,对各地方的情况,也算是一次摸底行为。

    让内阁对地方治理更有的放矢,这本身就是极大的政绩。

    要知道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万历清丈,由张居正主持,仍然有很多地方要百姓自实?

    什么叫自实,就是你自己填写,你有多少土地?

    如此一看其中问题,有多少,就可见一斑,但是即便如此,万历清丈,也是历史大大有名的治理行为,而清代更是一次全国性的清丈都没有进行。

    徐有贞不是愣头青,眼睛里面揉不进沙子,虽然百姓都称徐有贞为青天,但是同殿为臣,真以为徐有贞是大大好人,正人君子,那就搞笑了。

    如果一来,徐有贞要在这里插上一手。

    他是什么目的?

    李贤一时间没有揣摩清楚?

    是皇帝指使徐有贞出手?是徐有贞自己想借这一件事情,再兴起一次大案?毕竟作为刑部尚书,他想要有功劳,自然要有所作为的。还是他揣摩出皇帝一些意图。想投皇帝所好?

    甚至此刻李贤对皇帝问自己一件事情,也有不少联想,但也不能不回答,说道“陛下,而而北方各地唯有河南没有清丈完毕,今年水情,一些工作都停止了。而今水情过去了,只是各地都要救灾,恐怕清丈土地,一时间也无法进行。”

    朱祁镇摇摇头说道“不行,必须迅速开始,不能停。如果百姓不在了,土地也要为官府所有,重新安置流民,将流民重新编制,这些事情也要个清丈御史负责。”

    朱祁镇所言自然是有的放矢。

    每一次天灾,死的都是下层的百姓,真正的达官贵人不能说没有伤亡,但是在比例上却是很少的。

    每一次天灾都是地方上的重新洗牌,都会让无主土地向士绅集中。

    有些土地有人继承,有些土地无人继承,只需做些手段,就能成为自己的土地。

    但是这种土地过分集中,对大明统治不利。

    朱祁镇自然要做出一些准备。而且大灾之后,也是各地士绅最虚弱的时候,自然没有心力与朝廷抗衡。

    洪水又冲走了很多标记,正是需要重新划分的时候,这个时候各地清丈御史的人手参与进去,却是一个很合适的时机。

    其实对清丈之中的种种弊端,朱祁镇不敢说都清楚,其中有猫腻却也是知道的。只是当做不知道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