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摘书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明天子 > 第一百一十一章 议麓川二
    第一百一十一章  议麓川二

    “孙儿细细想过了。”朱祁镇说道“除非黔宁王复生,否则这个办法就行不通。”

    太皇太后自然也明白朱祁镇说法。

    其实何文渊所言,是正确的废话。

    为什么这么说,因为明朝最重屯田,在云南的卫所数量不少,本身就是且屯且战。这一场大败,正是说明了这个办法的破产。

    至于什么原因,只能胜利之后,再细细查。绝不是在大战之前,就追究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。

    任何事情在战争面前都是细枝末节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对朱祁镇很满意。

    今年太皇太后越发感受到自己的虚弱,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,虽然麓川之事在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的。

    但是在太皇太后看来,还不如朱祁镇本身重要。

    不,在太皇太后看来,天下之间任何事情都比不上朱祁镇本身重要。

    不是太皇太后小看麓川,麓川在滇西还行,真要打到滇北,滇东,这些大明统治云南的核心区域,麓川决计打不动的。

    毕竟洪武年间,朝廷往云南大举移民,这些汉民决计不会向麓川低头的。而麓川而今之所以屡战屡胜,因为他打的大多是土司。吞并的也是土司。而不是朝廷直辖的地方。

    这才这么顺利。

    比起麓川的事情,太皇太后更看重朱祁镇在处理这一件事情上表现出来的分寸感。

    没有刚刚登基那个时候,说什么一举灭麓川之事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说道“你既不想大举增兵,又不想用何文渊的办法,你想怎么办?”

    朱祁镇笑道“孙儿不知道,不过想来诸位先生却是知道的,娘娘要不先召见诸位先生吧。”

    太皇太后说道“好,这一件事情就交给你了。”

    朱祁镇动作微微一滞说道“娘娘的意思是?”

    太皇太后说道“我老了,这江山此早是你的,你按照你的意思,先与内阁诸位先生商议出一个结果,再来与我说吧。”

    朱祁镇心中激动,但是依然说道“娘娘才不老的。”

    太皇太后说道“小马屁精,不用拍我马屁了,不过有一件事情,你也要有所准备了,我准备为你选秀了。”

    朱祁镇说道“选秀,是不是太早了一点。”

    “不早了。”太皇太后说道“不成亲,如何亲政?等你成亲之后,我还能教教皇后,如何管理内廷。我就可以享几年清福了。”

    朱祁镇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说了。

    虽然这一段时间,朱祁镇很明显感受到太皇太后交接权力的味道,但是这还是太皇太后第一次如此清楚的告诉他。

    甚至给出的时间表。

    虽然天子大婚,从选秀开始,有一系列程序,真正等大婚最少有一年,甚至有两年,他大婚最少也在正统五年,甚至正统六年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对朱祁镇来说,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。

    在正统元年开海一事之后,朱祁镇按捺锋芒,恰如猛虎卧荒邱,潜伏爪牙忍受。所等就是今日。他一日日将锋芒引入刀鞘之中,迸射出来就更加犀利。

    朱祁镇一掀前摆,跪在地面上,说道“孙儿,定然不负娘娘的期望。让日月双悬,永照大明。”

    太皇太后轻轻一笑,说道“这江山是你们朱家的,你好生做便是了。”

    朱祁镇说道“孙儿明白。”

    他更明白,越是如此,越要谨慎。

    虽然他根基已经稳固了,即便是太皇太后也无法动摇了。

    毕竟时间是最伟大的武器,将太皇太后衰老如此,也让朱祁镇在朝臣之中安插了不少心腹,虽然内阁朝廷还是老臣的。

    但朝中并非没有愿意为朱祁镇效力的人。

    即便他想做些什么,太皇太后也不可能如之前那么干涉了。

    但是朱祁镇对太皇太后并非没有感情,他宁愿让太皇太后最后几年,走得安心。而且他也深刻明白了,太皇太后休养生息的举动,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弊端,但是总体来说,还是利大于弊。

    即便他有想法,也不愿意大动干戈。

    这也是他学习杨士奇治国的手法。

    三杨当政,也不见有什么大动作,但是朝廷的实力一直在上升的,不管是朝廷的积蓄,还是兵力。

    特别是正统三年清理空额,虽然朱祁镇并不是完全相信,所谓一百二十万空额是全部空额。但是兵部并非在清理过空额之后,什么也不做的。

    最少,兵部,都察院联合派出的清军御史,一直在履行责任。

    下面的人最少不敢做得太过分。

    所以他想做什么,也是由局部推广到全国,在此之前,休养生息可以作为国策继续进行。

    麓川对朱祁镇是一场大考,他决计不想如开海那一次狼狈不堪。

    朱祁镇回到乾清宫。他想了又想,决定不先召见内阁成员,先召见一人,就是王骥。

    王骥在明朝历史上,也是大大有名的,是作为文臣以军功封爵三人之一,号称明代三王,即王骥,王越,王阳明。

    王骥平西北之乱,表现良好。这一次杨荣也推荐王骥领兵。

    朱祁镇细细想来,武将之中,也没有能独当大任的人。

    唯独王骥还在盛年。而且朱祁镇从来不觉得,在西南用兵,仅仅有武力平推。这是事倍功半。

    政治手段一定要用的。

    在这上面,武将之中自然有智勇双全的,但是比起文官一肚子坏水,就远远不能比了。

    王骥这人选,朱祁镇是认可的。

    杨荣推荐,朱祁镇认可,几乎是板上钉钉了。

    朱祁镇也就决定与王骥多交流一番,另外一个原因,却是杨荣老了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数年时光,在朱祁镇逐渐长大,但是三杨却逐渐衰落了。而且老得特别快。正如太皇太后当初说过,朱祁镇完全不用防备杨士奇他们,因为当朱祁镇长大的时候,岁月还带走这一代人杰。

    杨荣已经有告老之意。

    从宣宗登基之后,大明军国大事,都咨询杨荣,甚至天下版图都在杨荣腹中,遇见兵事,咨询杨荣,没有不能解决的。

    朱祁镇登基之后,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对瓦刺的离间,西北之战前后,对麓川的妥协方略,对女真安抚,内部平乱,以及对楚王,这些藩王的监视。对卫所,马监的清理,都是杨荣在做的。

    麓川之事,看起来杨荣有些失策,但是实际上,在西北与麓川相较,杨荣自然先西北而麓川。

    这并非杨荣一个人的意见。

    有杨荣在,什么事情都好说。

    但是杨荣不在了,谁能代替杨荣?

    朱祁镇看中王骥。

    不仅仅是朱祁镇看中王骥,即便是杨荣本身也看重王骥。

    否则杨荣也不可能支持王骥去西北督师。而今又推荐王骥去云南督师。

    只是王骥刚刚从西北回来,朱祁镇与王骥的接触并不多,总要看看,这位王骥,是不是他的杨荣。

    毕竟朱祁镇虽然信任杨荣,但是真正与杨荣君臣相得的,不是朱祁镇,而是宣宗皇帝。

    对杨荣来说,他所做的一切,大半是报先帝忠陛下,报先帝在前,忠陛下在后。

    王骥对于朱祁镇忽然召见,也是大吃一惊,自然不敢怠慢,匆匆来到了乾清宫之中。

    根本没有等候多长时间,就见王振出来,引王骥进来,王骥一进乾清宫就向朱祁镇行礼说道“臣兵部尚书王骥拜见陛下。”

    朱祁镇说道“王先生请起。赐座。”

    王骥这才起身,半个屁股落在绣墩之上,正襟危坐,一丝不苟。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。

   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