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摘书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扶桑镜梦 > 第二十五章 发生在未来的好大喜功
    民以食为天。

    因此,对扶桑粮价的上涨问题,直秀、大久保等人曾经议仔细论过。

    随着天灾的缓和,扶桑的粮食产量是有可能恢复的。但好死不死的是,扶桑通商后,因为生丝、茶叶、其它特产的出口价格高昂,将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,因此这粮价是下不去了。

    实际上,在直秀原来的世界,从1856年起,这粮价上涨要一直持续十几年,而且在1878年1880年还会再次加速上涨。

    解决办法不是没有,一是从海外购粮,二是想办法提高扶桑粮食产量,三是降低粮食消耗。

    从海外购粮,先不说有钱没钱的问题,这造船和获得出海通商许可,就是两道天大的难关——至于想着西洋人运粮食到扶桑救苦救难,那是想多了,人家自有暴利买卖,轻易不肯做这种薄利的生意。

    至于后两种办法,则都跟箱馆有关

    开荒嘛,扶桑开发的最大片土地就在北地;降低粮食消耗要靠油脂,而虾夷地渔产堪称扶桑第一。

    可让人沮丧的是,尽管直秀说了老半天,可在座众人还是将信将疑——不能吧,今年六月二日箱馆对西洋人通商,物价是涨了,但有这么厉害?

    身后有余忘缩手,眼前无路想回头。

    如今还没到路有饿死骨的危难时刻,这事情不真发生不知道疼,因此大家不信也难怪——其实,连大久保也是半信半疑,但这种大事,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”,姑且信之好了。

    冷场过后,这话题只好又转回富国强兵上来。

    横井平四郎在《国是三论》中提出的“富国”,其实可以称之为“交易富国”,也就是工商业致富。

    说起来,这个话题还是满尴尬的。幕府以朱子儒学为本,这经商无益论那是深入人心啊;再说了,“商贾乃贱业”,武士不得经商如今依然是幕府法令。

    但内有肥前、萨摩、长州、土佐等例子——这些强藩无不因经商而富,外有西洋人提醒,奉行所这些人不得不了解海外信息,自然知道了“通商有大利”。

    可问题是,做生意有风险呐,这通商可以致富也可以致贫,谁能保证自己包赚不赔啊!

    直秀就能!

    在他原本的世界里,幕府在1859年对外通商到1868年江户无血开城这段时间,这经济搞的是真不怎么样,因此最后灰溜溜地下台了。

    但大哥莫说二哥,之后的维新官府开始时干的也不咋地。

    这其中的得失优劣,有无数后人研究,其中不乏真知灼见,这些当然可以拿出来谈了

    首先要揭露一个真相,那就是维新政官府早期干的真不咋样,把扶桑折腾得死去活来,要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,这些官僚才幡然悔悟,然后扶桑经济才开始快速发展。

    当然了,直秀不能把没发生过的事情当例子谈,所以讲话之间还是以逻辑臆断为主。

    无农不稳,就先从农业谈起。

    这扶桑农业嘛,成功的秘诀是明确地权、成立农业团队和鼓励推广技术。

    是的,维新后农业发展的不错

    1880年以前,扶桑农业产值上下波动,但综合年增长率达到了约17;1880年以后的二十多年里,年增长率大约为11。

    但官府在其中的作用比较搞笑,有对有错,可能过还大于功。

    这些家伙干了啥呢?

    盲目引进良种、推广机械和西式牛羊放牧法。

    举个几个例子好了,引进的珍贵牛种差点让和牛灭绝了于维新官府之手,而土豆、玉米、高粱的盲目推广又导致了粮食总产量的下降,大农场机械不适合

    广泛的小块田地,西式放牧法也水土不服。

    当然,维新官府还是比幕府强,最起码人身禁锢松了许多,而且推广农学的力度和组织性也强了不少——尤其是1881年后。

    但维新开始的十几年,农业发展的主要功绩还是要归功于农民伯伯自身的积极性——1873年土地租税改革后,农民的耕种热情高涨,这才是主因。

    可坑爹的是,这段时间官府横征暴敛,而且土地兼并严重,以皇室为首的“地主王国”初见眉目——截止1883年,佃户耕种的土地比例为36、其人数比例为60,这说明大批自耕农破产并陷入穷困。

    这么胡整乱搞,弄的农民生活改善不大,民间开始怀念以前的领主和幕府,因此叛乱此起彼伏。

    说过农业再谈工业。

    扶桑工业的发展依旧是主要靠民间,官府能做的、该做的是“完善基础措施、制订开明政策、推行义务教育和产业扶植、补贴”。

    维新的三大口号是富国强兵、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,但由官府引领的殖产兴业烂的一笔——幕府和大名倒台时,留下的底子主要是官营矿山和军械制造所。但和前辈一样,维新官府在1881年前,也没干成啥惊天动地的事业,农业的经济占比依旧是绝大多数,比例根本没有上升多少。

    轻工业里,西式纺织厂在维新十年后只有三家——还包括萨摩岛津家原有的一家。

    重工业里,船舶和机械制造,西洋人开办的神户铁工所一枝独秀,1880年代初开始建造铁船,技艺水准让那些官办造船厂望尘莫及;而维新官府能拿得出手的,还是幕府筹办的长崎、横滨和横须贺三大制铁所。

    矿山开采倒是发展的不错,但那都是在幕府的老底子上新老财阀更新工艺和机械的功劳。

    炼钢更是悲剧,第一个大型的钢铁厂八幡制铁所是1891年筹备、1901年开工生产,而1900年扶桑的钢产量是大约5万吨,而同期英吉利、米人各是498万吨和1035万吨——真不知道这维新早期的殖产兴业从何谈起。

    至于铁路,截止1880年,所有扶桑铁路加起来还不到160公里。

    船倒是买了许多,但官营一直赔钱,于是在1875年通通低价转让给岩崎弥太郎的三菱汽船会社——岩崎由此开始称霸扶桑近海的航运业。

    建立的大批示范企业——52家官营模范工厂,虽说普及了科技、培养了人才,但基本上最后大部分都因一直亏损而转让给个人。当然,原本打的旗号就是“示范”,倒也不算太灰头土脸。

    这些企业包括著名的鹿儿岛纺织所、新町纺织所,千住制绒所、富岗缫丝厂、釜石制铁所、大阪炮兵工厂、内藤新宿试验场和三田农业试验所等等。

    虽说万事开头难,可官营模范工厂从头难到底,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。

    与官营企业相对,不算新老财阀的矿山和航运的话,反倒显得民间企业生机勃勃,——尽管它们得到的扶持较少或没有

    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办的精工钟表店和化妆品公司资生堂,从一成立起就声势不凡,后面更是一日千里;

    手工的贝壳纽扣虽然贸易额小,但到1896年出口额已发展到175万扶桑元,占据了大部分国际市场;

    北陆金泽的金银箔业,在幕府时期因江户京都才有特权制造,当时备受压制,维新后特权限制不复存在,因此蓬勃发展,在1918年占了世界市场的近90;

    1877年到1900年之间,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程度分别为40和35的是扶桑的食品加工和纺织业,两者合计达到75,也就是说,在19世纪后期扶桑的工业增长中,34是依靠轻工业的发展——而主力都是民间企业。

    以缫丝产业举例,因为用不起昂贵的舶来机械,民间最初以简陋厂房、木制机器和水力动力苦苦挣扎,1870年引进座缫机,1872年开始大规模仿造,1876年民间生丝业大发展,1909年生丝产量超过了中华。

    18861990是近代扶桑的第一次产业高潮,其中主力尽是民间企业。

    当然了,维新官府的贡献也很大,体现在完善基础措施、制订开明政策、推行义务教育和产业扶植、补贴上。

    但和贡献相比,黑点比比皆是,就拿这个扶桑“义务教育”来说吧,经费大头还是来源于民众——不是从税务中拨付欧,是直接摊派给学校附近的居民和学生家庭。在1869年1877年的官府财政支出中,大头军费占了552,而教育经费则是丧心病狂的04!

    直到十九世纪末,在狠狠抢了中华一把后,扶桑才开始实行“免费初等义务教育”——当然了,当时在世界诸国这个免费政策实现的都不早英吉利全面施行是1891年;米人虽然1834年就开始,但直到1919年,最后一个阿拉巴马州才开始实行;佛兰西早点,全面施行在1879年。

    再举个例子,关于专利法。

    1871年扶桑颁布了《专卖简则》,但在实行后的第二年就遭到了废止,理由则是因强权横行无法执行。

    十四年后,在1885年,《专利条例》颁布、专利局建立,扶桑专利制度才真正开始建立起来,而其它诸国相关法规建立的时间是,英吉利1624年、米国1790年、佛兰西1791、德意志1877——维新全面西化,这个听听就好了,谁信谁傻。

    “富国强兵、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”,早期维新官府能问心无愧的就是一个“强兵”——所谓“英明神武、干得够好了”,听起来让人如吞了苍蝇一般难受。

    反倒是,“忽视民生和环境污染、独断专行、官僚深度勾结商人、贫富悬殊、法治进步慢、愚民、穷兵黩武、奢侈贪污”,这个骂起来肯定不亏心。

    早期的扶桑官府,好大喜功,无视以发展农业、轻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化的正途,在重工业领域和穷兵黩武中胡乱折腾,这是赖也赖不掉的。

    西乡隆永曾经对早期维新官府的产业政策进言,“若因羡慕别国的强大,匆促向前,不考虑自身力量的局限,终将精疲力竭却一事无成。(请)务必即刻放弃建造铁路一事,致力增强军势力量。”

    当然,他的最后一句大有问题,但前面说的可是一针见血!

    难怪1881年松方正义主掌扶桑财政后,他以大藏卿的身份承认,“以前官府有时过于冒进,今后会更多考虑扶桑的实际情况,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,经济法令务必贴合实际。”

    其实,扶桑近代化的经验和教训还很多。

    但直秀自己说的口沫四溅,可藏头露尾的枯燥内容,让听讲的人大都昏昏沉沉。夫人英子见夜色已深,就出面让大家回家了。

    “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!不听是损失。”直秀只好悻悻然作罢。

    这些内容都是他和勘定奉行小栗忠顺今年讨论过的,也是由此,他才认定幕府要启动富国强兵了。

    说起来,自嘉永七年(1854年)幕府启动安政革新以来,这富国事业真的该往前一大步了——光韭山炼铁所、横滨炼铁所、汤岛铸炮场、石川岛船厂等寥寥几个近代产业,这能顶啥用啊。

    可问题是幕府积弊已久,这还来得及么?

    哎,“爹死娘嫁人,个人顾个人”,这北地还一团乱麻,哪里有精力管如许多!

    1859年底,幕府终于开始了又一轮的革新,而扶桑局势也由此进入了更加激烈的时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