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摘书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> 第499章 放榜日
    发榜日,士子们早早就聚集在考场外面。哪怕知道自己水平估计考不过关的,也带着那么一丝丝的侥幸过来。

    更多是来看热闹的,毕竟今天会有不少士人,会因为中举而成为官吏。说不得,什么时候就成了自己的父母官,过来了解一下也好。

    而更多人,比如说乡绅,比如说豪商,尤其是张氏、苏氏、甄氏这三个最早投资刘韬的家族,已经派人在这里等待,打算榜下捉婿。

    自家子弟考不上,那至少也要让考上的士人成为自家的女婿!

    会出现这样的结果,是因为某人在家里提了一丢丢,然后自家的婆娘显然不小心说漏了嘴。反应过来的三家,立刻派人过来榜下捉婿。

    自然而然的,就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主要还是凑个热闹。

    “都让开一些,这条线以内,只允许参考的士人进入,其他闲杂人等不许靠近!”锦衣卫不得不协同晋阳的贼曹掾出面,拉了一个警戒带,把人群阻挡在警戒带之外。

    继续这样挤下去,估计里面放榜的小吏都要出不来了。

    群众的热情非常高涨,不过好在对官府的敬畏却是从来不缺的。于是自觉让开,让警戒线里面的士人们,不由得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榜单出来了!”就在这个时候,不知道谁喊了一声,原来考场的大门开启,已经有小吏带着一张榜单出来。

    “现在是三榜,按照最初的决定,这个榜单上的考生,都获得同进士出身的身份。但这次科考特殊,这个榜单上的考生,只能获得举人身份。”小吏宣布道。

    科考动员大会上,已经说过这个,所以大家并不奇怪。更多是感慨,刘韬这个科举,局面铺得那么大。

    首先六岁开始蒙学,十二岁在县城考试获得童生身份。之后就能参加各州举办的童子试,获得秀才的身份;有了秀才的身份,才可以前往各府治,参加府试,通过后获得举人身份。

    理论上,举人就能出仕,不过一般只能担任小吏,或者去边境担任县长,县丞,甚至是郡吏什么的,关键还是要排队,哪里出缺又没有足够的进士,才会在举人里面择优选拔。

    只有获得举人身份,才能前来晋阳这边参加会试,也就是这次科考这种级别的考试。考中就是‘进士’,考不中,三年后再来考。

    最要命的是,刘韬规定科举只能考到四十岁,四十岁以后,考不中的,那没辙,只能另谋出路。后续士人多了,估计还能进一步下降到三十五岁。

    毕竟刘韬记得,各朝的科举制度,似乎是可以考到老的。真要六七十岁才考中举人的,那这六七十年荒废不说,也干不了几年。要知道,六十岁都是退休的年纪了。

    到时考个师范,在蒙学和县学当老师,师资足够了,书院就能多开几个,也能让更多的士人,进入书院就读。最终目的,当然还是覆盖到每一个士人。

    条件允许的话,最好蒙学和县学都义务教育,强制入学。甚至于,让女子也能入学就读。

    基本上童生就是小学毕业,秀才就是中学毕业,举人算大学毕业,最后的进士就是公务员考试,务求每个阶段一个考试。

    同时在各县,各州和各府设立学院,考上就能去就读三年,国家买单。三年后可以复读,不过到时候就是要收费了。反正师资足够的情况下,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读书。

    是以院试和府试可以取消,不过可以考虑设置奖学金,优先补助给优秀的学生。没钱的,也可以勤工俭学,来赚取学费。

    又因为州试之上还有一级考试,所以乡试也就改为府试,而原本意义的府试就没了。

    “唉,下一次考中,那怎么都是个同进士出身,起步就是县丞,县长什么的,结果现在居然只是个举人身份……”自然有人感慨。

    “不错了,没有县试、州试和府试,一步到位成为举人,还有什么好嫌弃的?”当然也有人反驳,主要还是雪是不太够的。

    想着过来搏一搏,至少可以少奋斗六七年的,至少也是个举人嘛!否则真等下一次,那么估计首先还要从县试和府试开始……

    那些水平一般的,也过来参加科考,其实也就是带着那么点侥幸心理都说刘韬这边缺乏官吏,万一,万一因此放低标准,那么自己岂非就是举人了?!

    “什么错不错的,那也得榜上有名才行!”之前发话的,少不得反驳了句。就在刚刚,他也一直在看榜,看了半天,没有自己的名字,有些着急了。

    自己就算不是学富五车,那也是熟读四书五经,律法和策论都有仔细完成,为什么上面没有自己的名字?!

    仔细看了三次,最后发现真的没有顿时急了,自己莫非连举人都没有考上?!

    少不得,看向旁边那个反驳他的士子“喂,榜单上有你的名字没有?”

    “中了,中了!”旁边的士子顿时激动的说道,“三榜五十七,哈哈,我是举人了!”

    打算询问他的士子,顿时闭口不言,这货居然中了,自己居然没种?没天理啊!

    “莫急,或许是二榜或者一榜呢?”旁边另外一个士子低声嘀咕道,显然,他也是榜上无名的,只是更加沉稳而已。

    对对对,还有二榜,还有二榜……这个士子这样告诫自己。

    “三榜怎么才七十二个人上榜?”很快有人发现了问题,三榜应该的录取人数最多的一个榜单,结果才七十二个人上榜。那么二榜和一榜,岂非人数更少?!

    参考的有五百多人,如果最终三榜加起来只有一百多人上榜,那这考试还真不容易。

    不少人也开始发现这个问题,开始有些着急。尤其是那些水平不够的,感觉自己不在这七十二人之中的话,估计是没有机会上榜了。

    “不得不说,这种等待榜单的感觉,真刺激……”马达看着榜单,三榜没有自己的名字,他也自信不会有,至少也是二榜,一榜应该可以争取一些。

    但是看着三榜上面没有自己名字的时候,马达居然也有种心跳加速的感觉。

    自觉没有可能上榜的,已经打算离开,只是赌徒的心理,让他们舍不得。至少,至少也要看看二榜,然后才能离开。否则现在离开,错过了怎么办?

    而且这个时候离开,感觉太突兀,后面那么多人看着,太丢脸了。

    “二榜来了!”这个时候,有人发现考场的大门再次开启,小吏已经把二榜名单拿了出来,这个榜单,只要中了,就是同进士出身,前十名则获得进士出身的身份。

    “前十,前十,前十……”扣除三榜已经榜上有名的,其他士子都在低声念叨,前十名和后面的名次,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。

    如果说同进士出身,已经可以当县令,郡丞。那么进士出身最低也是县令,最高是治中从事或者别驾从事。这类官职需要的人数不多,所以名额少一些。

    当然,一榜最靠后的十个也是进士出身,其实还有机会……

    只是如果二榜都没有自信的话,那么怎么可能有自信能上一榜?于是二榜前十,便是很多人最大的念想。

    “中了,中了!”最初发话的士人看到三十二名有自己的名字,顿时激动不已。二榜,自己果然上了二榜!随即有些怨念怎么是二榜倒数,自己这水平,明明就该前十!

    整个二榜,真的只是录取三十二名考生。这个士子,就在最后一名上面,可惜他不叫孙山,否则估计三榜第一名,要感慨‘名落孙山’。

    看着这个士人和自己就差了一个名额,三榜第一的心态此刻有些崩。

    “二榜也不在……”马达虽然感觉自己可能会上一榜,但此刻心情居然真的七上八下的,二十年的家教和涵养,都差点给忘得一干二净,“没关系的,一榜还有机会!”

    三榜录取七十二人,二榜录取三十二人,五百多个士子参考,结果到现在只有一百零四人通过科考。一榜就算大爆发,估计也就二三十人,即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没有通过。

    对,刘韬的确缺人,但他并不打算因此就放宽科考的准过线。对策也不是没有,比如说这次科考之后,明年或者后年,再举办一次恩科就好。

    这样就能再考一次,这些士人经过一年的复习,应该有不少人能够通过科举了。

    二榜前十的考生,此刻自然是兴奋无比,有这个身份,他们出仕开始就注定不凡。本来也有那么个,打算考中之后,挂印而去,羞辱一下刘韬的。

    只是眼看几百个人,只有百余个人考中,突然有些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机会。错过这次,下次科考……别人还愿不愿意给他考,这都是个问题。

    刘韬通过科举取士,抛弃了孝廉和推举制度。这意味着名望高,也未必能够出仕,八厨这样的奇迹,已经不会再出现。

    同样的,刘韬这样取士,也自然不会再惯着士人。他们要挂印而去,那么自然就要拉黑他们,以后想要再考,对不起,不惯着!

    只要有点脑子的,显然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。只要胆敢放弃这次考试机会,那么自己的素描画像,将登上大汉科举黑名单,从此与科举出仕无缘。

    “刘韬能取得天下否?”马达呢喃道,声音细不可查。他只是打算过来刺探科举制度,然后回去告诉孙坚,和他一起过来的,还有比自己小一岁的弟弟。

    和自己不同,弟弟科举考了二榜第六进士出身。马达要回去,他们家已经把赌注都放在了孙坚身上。不过他弟弟,或许可以留下来,万一刘韬真的取得天下……

    真要算,还有五个弟弟,才华其实都不错。只是年纪都比较小,他和三弟都还没有出仕,其他几个弟弟更不必说。

    主要还是父亲让他们多学习几年,毕竟出仕之后,可没多少时间再看书学习了。趁着还能累积学问,提升学识的时候,就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时光。

    终于,一榜出来了,这个榜单不是很长,看起来就十几个名字,看得人揪心不已。这样算下来,这次科考,五百多人,就只有一百三十人不到考中……

    “兄长,你中了第二名!”这个时候,三弟指了指榜单,兴奋的对马达说道。